倪邦文:“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发表日期:2013-06-20   作者:倪邦文   编辑:   出处:中青学习网

4月25日,学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作为重要活动内容之一,“中国梦”主题宣讲于4月26日开始第一讲。党委书记倪邦文结合自己对中国梦“一边学习,一边思考”的所感所得,根据中国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状,为大家重点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从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以来,全国上下兴起了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中国梦”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逻辑;其次是想谈谈“中国梦”的内涵;然后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再者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也就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实现“中国梦”,以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来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近代社会,落后挨打。正是鸦片战争,把中国人打醒了。我们的天朝之梦惊醒后,非常痛苦,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所以,近代的志士仁人们开始探寻救国救民之路,一代代人不断探索,主要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这四个重要历史事件为标志。洋务运动,是从硬实力的角度、从科技军事的角度,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但失败了;戊戌变法企图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变革,向日本学习,但也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共和,但也没有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于是这批先知先觉者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这个民族究竟是怎么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寻求一种什么样的新路,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它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三是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思想,最早是在五四前后的知识分子之中出现的。孙中山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的誓词中,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理念。“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是由梁启超提出。他在1902年写的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趋势》一文中,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1917年,李大钊提出了“中华民族之复活”,复活实际上就是复兴的意思。这是最早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雏形。真正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应该是在世纪之交。

其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也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百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个百年,是从无路可走到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这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百年,从1949年到2049年,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看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20世纪历代中国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所探寻的一个目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这三个历史阶段,都是围绕着这一主线。到了本世纪,我们依然为这个目标而奋斗。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者说“中国梦”,仍然是、更加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梦”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曾两次阐释“中国梦”:第一次是在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世界宣示了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第二次是在2013年3月17日,新一任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之际,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12个字。这三个概念有深刻的内涵,从国家角度来讲,代表国家要有相当强的综合国力,体现了一种实力特征;从民族角度来讲,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来没断过,所以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一种强烈的文明特征;从个人角度来讲,它代表了社会和谐进步,给每个人带来的幸福,所以具有一种幸福特征。

“中国梦”有两重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的复兴,一个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建设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强大,民族才会振兴,人民才会幸福。“中国梦”有三层含义:首先是现代化之梦,没有现代化,就没有我们的快速发展,就谈不上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是社会主义之梦,中国所走的这条路,是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只有走这一条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国梦”;第三个含义是民族复兴,因为我们只有通过“中国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现代化之路,才能够完成民族复兴之路。这三层含义之间是有联系的,现代化是一种形态,社会主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条道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道路至少有这几个内涵:首先,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的一条道路;其次,中国道路是通向国强民富的一条道路;第三,中国道路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之路。英、法、俄、荷、德、意、日、美等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都是走依靠军事向外扩张的路子,而现在中国的崛起没有走这条道路,所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叫和平发展,打破了强国必霸的逻辑,是和平之路。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中国梦”实际上对人类文明是有责任有贡献的,它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造福了世界。正因为这样,我们要理解和强调中国道路的内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够实现。

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反复讲,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也是要一定精神的,没有精神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就是一盘散沙。什么叫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这三者成为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民族精神是激发我们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直追的一种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是引领我们整个时代发展进步的,体现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一种精神力量,共同理想是鼓舞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奋力前行去开创美好未来的一种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我们亿万人民团结起来的精神纽带,也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能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能够成功的机会,也就是中国梦给大家创造一个成就自我、实现梦想的巨大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来实现自己个人的梦想。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是什么,我觉得是两方面,一个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3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汇聚起来的力量就是各民族人民团结的力量;二是作为个体的每个人聚合在一起的力量,体现的是个体创造力的聚合,中国梦是造福人民的梦,要看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去释放,怎么样去聚合。

实现“中国梦”的保证

“中国梦”是一个很宏大的梦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个主旋律当中,由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音符来组成,这些音符就是我们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团体、不同的单位、不同的个人。共同的主旋律里,演奏着我们的旋律,演奏着我们的音符,履行着我们的职责,来完成这个主旋律。所以“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也是我们个人的梦想。

作为中青人,我们应该怎样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关键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做起。我们学校的定位是“两个基地”,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研究青少年问题的重要基地。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人才。学校要走“精、特、强”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精,是教学育精英,科研出精品,队伍重精良,管理讲精细,环境求精致;特,就是特色,体现“青年”和“政治”两大特色;强,就是要在“精”和“特”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同志在就任国家主席发表的演讲中,专门提到一句话:“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专门针对青少年提的一个要求。从中可见,青年的成才应该具备这三个元素,一个是目标,一个是能力,一个是意志品德。目标定得有多远,决定了能走多远,决定了事业成败。能力是基本保证,意志品德是基本要素。民族的振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发展、衰落到复兴的进程,恰如一个英文字母“U”字,我们的时代处在“U”字形往上走的阶段,我们生逢其时,生当其时,所以我们要思考定怎样的目标,怎样把个人的目标和民族的目标相结合。增长知识实际上就是要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自己发展进步所需要的财富和能力。锤炼意志就是个人的意志品德修养。这三者缺一不可。具备了这三者,我们走到社会上就能立足脚,就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

我们要关注现实,关爱民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我们要成为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愤青。我们现在有很多愤青,就会发牢骚,自己没有融入其中,将会成为边缘人物。我们的同学要有这样一种信心和决心,要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既要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成为社会的正能量,同时,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去,用我们自己的努力来为学校赢得荣誉。所以我们的老师也好,学生也好,要有这样一种爱校荣校的意识,要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要为中青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对老师而言,要教好书,育好人;对学生而言,要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走向社会后有更好的发展。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如何奏好自己的音符,是具体的、实在的,不是空中楼阁。我们要把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民族的理想、国家的美好蓝图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梦”、“中青梦”、“个人梦”紧密地结合,真正地做到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写下我们自己人生的辉煌一页。

(根据倪邦文4月26日所作的《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主题报告录音整理)

位读者读过此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