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科研管理中三重逻辑的冲突

发表日期:2013-10-08   作者:黄涛   编辑:   出处:学习时报

我国科研管理中存在着基于政治、技术、科学三个领域的行政指导、市场驱动、学术研究的三重逻辑牵引,这都是必要和有益的,但各有适用的范围和界限。行政逻辑以政府政绩为导向;市场逻辑以获得市场盈利为导向;学术逻辑以论文发表为导向。三种逻辑往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代替、相互交错,会导致科研管理上的混乱,出现一些领域不应行政主导而行政化过重、不应市场驱动而市场化过度以及不应论文考核而学术化过高的问题。界定和厘清三种逻辑的作用范围,有助于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管理效益。

行政逻辑对学术逻辑的主导

行政逻辑在科技行政管理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譬如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鼓励创造创新创业,弥补市场失灵,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去行政化”指行政不恰当地干预学术活动。政府部门不宜随意插手干预具体的科技工作,如果行政逻辑强行渗入并干涉、主导学术逻辑,则会干扰正常的科研秩序,影响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本末倒置”效应。片面的考核指标使科研部门、科研人员迷失自我、本末倒置。二是“劣胜优汰”效应。科研资源配置如果不是凭业绩分配而是凭关系分配,就会出现畸形的“逆淘汰”的现象。三是“领导通吃”效应。据调查,82.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有一定行政职务的研究人员更容易获得科研经费,在科研经费方面“官大学问大、权大经费多”的现象比较普遍。四是“学术弱化”效应。行政管理人员过多参与到设立项目、选择评审专家、影响评审讨论等,进而操纵或影响决策的过程,学术共同体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发言权。五是“国强民弱”效应。在政府主导的科研体系下,地方政府会侧重资助与化工业、制造业、军工等行业有关的科研,民生类研发项目难以成为首要资助对象。

市场逻辑对学术逻辑的渗透

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中,有22%源于科学与技术自身的推动,47%源于市场的需求,31%源于生产上的需求,也就是说近 80%的技术创新成果源于市场或生产上的需求。但是,如果过分张扬市场导向,不顾科研活动的类型差异,就会影响基础研究。一是“原创缺乏”效应。基础研究投入偏低,在基础研究领域,缺乏重大的原始性新成果,尤其是缺少引领国际科学潮流开拓全新领域的一流成果,这与一切与市场接轨的过度市场化有一定关联。二是“勉强结合”效应。不是所有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都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不宜片面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学术逻辑对市场逻辑的影响

在科学研究领域,论文是学者的硬通货,发表论文是学者的天职。但是如果各行各业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医疗、工程、生产领域都强调论文至上,那么会鼓励纸上谈兵,冲击正常的生产秩序,对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极为不利。一是“教授级高工”效应。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极为缺乏的不只是科学家,也不只是教授,更是可以将技术成果转换成产品的像美国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那样的工程师、企业家。工程师距离市场较近,但是工程师往往希望拥有“教授级高工”的称号,企业家也以到高校任兼职教授为荣,可见学术逻辑对市场逻辑影响之深。二是“纸上谈兵”效应。科技人员的价值观以研究为导向,而非以市场为导向,从“研究一市场”计划模式转向“市场―研究”的市场模式。有很多应用类研究所的项目是在没有“用户”的情况下开展的。

这三种逻辑还有其他三种相互作用:一是行政逻辑对市场逻辑干扰的“寻租效应”。如果垄断性大企业的业绩主要依靠国家政策、行业红利和资源低价,而非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那么企业可以通过“寻租”行为或垄断获取超额利润,企业难以产生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二是市场逻辑对行政逻辑影响的“钱权交易”效应。如产业界、学界为获得创新基金、学位点等科技经费、学术资源而对科技管理人员进行的公关、收买活动。三是学术逻辑对行政逻辑渗透的“兼职教授”效应。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原本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但较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往往以其掌握的稀缺行政资源可以轻易地获得博士学位以及兼职教授的称号,等等。

三种逻辑宜陈力就列,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在单一的领域,宜遵循单一逻辑。科研院所(学院科学)注重发表论文获得职称,企业单位(产业科学)注重产品生产获得短期利益,政府(政府科学)注重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获得“两弹一星”级别的标志性成果。由于领域目标不同,该发表论文的宜发表论文,应以原创研究为导向;该产业化的宜实现产业化,应以真正占有市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为导向;该组织攻关的宜由政府组织发动、宏观协调,应以体现国家意志、保障国家利益的真正的大科学、大工程项目为导向。在政治、技术、科学具有交叉领域的地带,可以按照多种逻辑行事。不能用一种逻辑强行代替另一逻辑。

(来源:2013年9月30日《学习时报》)

位读者读过此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