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永涛
党是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一个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基层组织是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利益的磨擦、思想观念的碰撞,各种社会性矛盾随之增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带来了新的要求,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既要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采取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激活党的基层组织,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强堡垒。
一、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凝聚人心的能力
1、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基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团结带领群众前进。
2、党的基层组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总的说来是做人的工作,更应当十分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并把它作为一条基本原则,贯穿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吸收群众的发展智慧;用群众得实惠的多少、群众满意程度的高低来衡量发展绩效。要群策群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3、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穿于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交流、民主讨论,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诚信合作、共享双赢,团结和引导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共同前进,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
4、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工作中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创造,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始终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5、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与群众利益关系相脱离的问题。致力方法形式创新,广辟途径。创新交流载体。在组织形态方面,要强化社区、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相关组织的建设,以更开阔的沟通纽带,扫除盲点,延伸触角。在物质形态方面,要进一步开发现代联络交流工具的相关功能,如网络和电话等传输工具的使用方式和内容设计等,以使党委、政府群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更便捷、更及时、更广泛。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与群众利益关系相脱离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好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6、建立帮扶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凝聚人心。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构建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切实帮助困难群体摆脱困境。
二、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1、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改革开放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但是,改革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同时同等受益。所以,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发展、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一事实,对暂时的困难予以充分理解,从而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
2、需要有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社会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中可能有些矛盾错综复杂,处理起来非常棘手,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没有一种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没有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把工作做深做透做扎实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和谐中化解矛盾的能力。
3、需要有一套科学方法。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矛盾了解得越详细、分析得越透彻,处理起来就越能够争取主动;要着眼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群众认清矛盾问题的主流和大方向,纠正自身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要求;要设身处地为矛盾当事人着想,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起来才不会潦潦草草,才会尽快解决矛盾。
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基层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和。要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章和法纪教育,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少数基层干部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督促广大基层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2、要大力宣传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顾全大局、克己奉公,自强不息、为国争气的先进典型,使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同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
3、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把基层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纳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完善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法,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基层干部要主动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顺应群众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党的基层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扩大党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党在新时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将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者为我校校办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