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洁
八零后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一定不会陌生,在学生时代的歌咏比赛上,我们曾把这首歌无数次地嘹亮唱响。这首从太行山中飞出的不朽之歌,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创建和建设做出不懈努力。然而对于在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青年人而言,又对这首歌背后的浴血奋战、披肝沥胆懂得多少?理解多少?
在衰败与屈辱的近代史里曾有个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的中国,是南昌城里的枪响,打破了深沉的黑暗,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幻化成了延安窑洞里照亮前程的光芒万丈。那艘南湖的红船,那片井冈山的烽烟,那道遵义的霞光还有延安窑洞的风寒,静默地见证了青春中国的梦想,听无数人立志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而激昂陈词,看无数人为了理想和信仰舍生取义慷慨赴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值得我们骄傲的不仅仅是那些历尽千年积淀的文化瑰宝,更是这些为了中国的明天,奉献才华、勇气、激情乃至生命的人们。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那就是“共产党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用铁锤砸碎黑暗,用镰刀收割光明,才有了1949天安门广场的隆隆炮响,才有了中华大地山之阳、海之滨、河之洲、水之湄的红旗飘扬,才有了我华夏民族历经辉煌与沧桑后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中国发展方向的抉择中,我们并不总是正确的,也曾落败于时代落败于历史。回望无论是风云激荡还是波澜壮阔的过去,值得庆幸的是,在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尽管一路曲折,但是我们终究重新踏上一条通往进步与辉煌的道路。在这条来之不易的路上,有总设计师、有带头人、有知识分子、有工人、有农民,有很多很多如在座的你我他一样普通而朴实的面孔,同样,这些人也有一个共同的称号,那就是“共产党员”。正是有了这些人甘于奉献、善于学习、勇于创造,才有了这个变革与重构交织的时代,才有了这个飞速发展、翻天覆地的时代,才有了这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时代,才有了锦绣大地神采飞扬,江山如画诗意酣畅。
没有经历过劫难的磨砺,不会懂得希望的宝贵;没有改革开放的勇气,体会不到飞跃与收获的幸福。读懂这些或英勇无畏、青史留名或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共产党人,读懂这段不可复制又充满传奇的历史,才能真正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
九十个风雨春秋,九十载奋斗不息,跨过一个个激流险滩,历经一次次抉择考验,我党从年轻走向成熟,带领着今日之中国不断向前。九十年求索开拓,虽痴心不改、勇气不减,但是面对未来的宏愿,我们仍在路上。现实中,解构往往比理想的力量强大,坚持信仰往往显得曲高和寡,个人主义往往更加实用可行,娱乐比严肃更让人兴致盎然。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阔步昂首,却也任重道远。前进的路上需要更多有铁肩担道义的热忱、有对信仰的思考和执着、有积蓄的锋芒、有智慧的力量的青年人坚定地站立成行。
千万个曾面对党旗举起右手、留下铮铮誓言的儿女,深切感受过祖国的美好、更强烈地期盼民族复兴的青年,请深刻铭记我党走过的艰难历程,请用心守护先辈们薪火相传的精神之光,用青春的臂膀和赤诚的担当,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为几代中国人矢志追求的现代化梦想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本文为纪念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演讲稿,作者为我校校办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