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迎建党90周年 >> 身边的党员
 
王俊舫:勤耕不辍三十载
发表日期:2011-06-09 作者:刘亚迪 刘晓华 编辑: 出处:新闻中心

/记者  刘亚迪  刘晓华

 

 

 

下午4点,记者如约来到王俊舫家,窗明几净,桌案上摆放着墨绿色骨瓷杯,空气里弥漫淡淡的茉莉花茶香,沙发和茶几上是零星点缀着小花的有针绣流苏花纹的纱罩。一打开话匣子,王俊舫便侃侃而谈,十足的“京味儿”让记者感觉特别亲近。

“明天是我所带的96级学生来学校参加10周年毕业聚会,一晃10年就过去了!”王俊舫微笑着,如同纱罩上点缀的小花,充满着期待。谈到这些学生的去向,王俊舫如数家珍。“逢年过节,都会收到来自同学们的祝福短信,留京的同学平时还常来拜访呢!

从教30年了,王俊舫的学生早已遍布天南海北,而学生们总是忘不了中青院里的这位教师,个子不高,一身素净的着装,笑起来眼睛眯成两条缝,格外的亲切和蔼。

 

“一走上讲台,我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

 

走进财政学的课堂,王俊舫身着淡蓝色外套,将头发挽在脑后,露出一张和善的面容,时而在黑板上演算推导,时而将荧光笔投映在ppt上,自始至终没见她拿过课本或是讲稿,眼光总是在和同学们交流中找到共通的默契。字正腔圆的谈吐,洪亮的声音,抽丝剥茧般的逐条分析论证,始终紧紧地抓住每个同学的注意力。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她会时常穿插一些笑话,而这些笑话又和课堂内容紧密相联。

“一走上讲台,我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整个儿精神头儿都上了来!”王俊舫动情地说。08级公管系的王剑霜说:“王老师一进教室,整个气氛就会活跃起来。”08级中文的吴帅没有经济学基础,凭着一腔热情选了财政学的课,当问及是否能跟得上王老师讲课的进度时,他说:“王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生动活泼,要听懂她的课,完全没问题!”

凭借“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王俊舫练就了一身教学“真功夫”。回忆起初到经济系的时候,她说熬夜备课是极平常的事。财政学是门常有变化的学科,教学要随政策的改变作及时的调整。听过王俊舫授课的学生都有个共同感受,那就是她的授课决不拘泥于教材,而且教学的课件特别多,更新的速度特别快,刚发生的事情,如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在她的课件里都能看到。“我这门课与实际联系很紧,比如说,讲到税收政策这一章节的时候,去年的税收政策说不定到今年就变化了,所以要及时更新所讲的内容,必须活到老学到老。”09国贸一班的钱俏说:“财政学体系庞大,内容繁多,我们用的人大的教材,而王老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其实,看王老师的课件就是一本信息量充足的‘特别’教课书。”

 

      “让我们觉得特别温暖”

 

王俊舫是个丝毫没有架子的教师,在同学们眼里,她不仅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教师,还是一位关心人的“大姐姐”。

课堂上如遇到电脑有障碍的情况,王俊舫就会大声喊:“谁快上来教教我?”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她积极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多提问。在她的鼓励下,每次下课,她周围都会聚集一大帮学生要向他请教。“如这样讲听不明白,我就要换另一种方法再讲,直到他们听懂为止。”对于这种不厌其烦的精神,王俊舫解释道:“同学们的质疑大都是探讨式的,与他们交流,我自己也时常被他们的自信和独立精神所感染。”钱俏说:“王老师很有学者风范,如遇上自己也拿捏不准的问题,她绝不会敷衍了事,一定弄清楚了,再跟同学们解释。”

王俊舫现在所带的10国贸二班的班长黄泽儒说,王老师特别之处就在于“她经常把她自己看成是班级的助手”。学期课表一确定,王老师就要马上了解同学们选课的状况。如有班级活动王老师都会亲自参加。就拿刚进行的运动会来说,王老师就亲自跑到场边为自己班的学生加油呐喊,赛场的同学就特别兴奋和感动。最令他感动的是,王老师为了解同学们的听课情况,有时还随堂听课。

06级财管是王俊舫曾经带过的一届同学,现在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费华青是其中的一位。回想起王老师在大学时对他们的悉心教育,他心中充满感激。他说:“王老师有一个习惯,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左右,就会和学生们一起上几次课,来感受我们的学习氛围,告诫这个时候该收心去准备期末考试了。王老师来上课时都是悄悄地坐在一个角落,到下课的时候,她会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然后给我们一些嘱咐,满是知心的话语,让我们觉得特别温暖。”

王俊舫每年都会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费华青在大三上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很是苦恼,因为经半年的思考后他还是不能决定是考研还是工作。他想找王老师谈谈心,没想到王老师非常热心地把他叫了过去,一进门,老师又是倒茶又是拿水果,让他“又感动又不好意思”。经过老师一番的分析和疏导后,费华青果断地放弃了直接工作的打算,坚定了考研的想法。这也成为他在接下来的一年可以做到每天学习10个小时而不放松的驱动力。09世界经济专业的研究生崔猛在职业规划上也特别感谢王老师。他说,当年,面对毕业的困惑,他去找王老师指点,时值中秋期间,王老师拿出最好的月饼给他吃,和他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为他提供了较好的实习机会。直到现在,王俊舫还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他。

06级财务管理班号称是经济学院06级所有班级里集体感最浓的团体,这和王俊舫的努力分不开的。为了能全面锻炼同学们的管理能力,她要求班委成员每年轮换一次,争取让每个同学在大学期间能有一次担任班委的机会。这样,让班集体保持四年的和谐民主,每个人组织能力都得到了真正的提升。

 

“也许,我的性格就适合当教师”

 

王俊舫从小就显示出比同龄孩子对数学更多的兴趣。学习的各门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这门课,总能让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

高中的时候,王俊舫进入朝阳中学(今陈经纶中学)学习,与世界冠军郎平同读一所学校。在此期间,由于成绩优异,一直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每天下课后总要到讲台上把老师所讲的主要内容向不懂的同学讲解一遍。教室里总是能看到她伏案讲题的身影,活像个“小老师”。1975年,国家有政策允许选拔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当老师,以缓解国家老师资源的紧缺,当年高中毕业的王俊舫被选中,成为了一名高中数学老师。王俊舫对这段岁月充满了感激:“5年高中数学教师的经历为我以后从事教师的职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80年,王俊舫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与中青院结缘至今。

当年,王俊舫的高中物理任课老师曾跟她开玩笑说:“你这么有耐心,口才又这么好,将来干脆就当教师吧。”没想到老师的一句玩笑后来竟成了真。

“我特别喜欢学生。我没干过别的,也许,我的性格就适合当教师。”王俊舫坦诚地说道。

1996年担任经济系第一届的班主任开始至今,王俊舫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大多已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她对学生们迈向社会后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她从来不把学生的职位和收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在她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她的孩子。

如果从事教师也是一道经济学命题,王俊舫则一直在用心来计算这道命题,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不是很好,我唯一知道的是,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很快乐!”也许,跟学生们之间的珍贵友谊是她计算这道命题所获得的最大附加值。

 

 

附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