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迎建党90周年 >> 我的入党故事
 
入党62年,奋斗一生岁月
发表日期:2011-05-26 作者:崔斌斌 编辑: 出处:新闻中心

采写/记者 崔斌斌

 

曲春郊,中央团校第2期普通班学员,原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再过三个月,我入党就满62年了。”采访中,曲春郊感慨地说。

自称“80后”的曲春郊今年已经81岁了,身体很硬朗,谈到自己与党的故事时,他是那样的兴致勃勃,焕发出年轻人般的热情。

建国前秘密宣誓入党

  “当时(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在政治上专制独裁,坚持打内战,经济上贪污腐败,老百姓戏称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是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民变蜂起。而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讲民主,反对内战,经济上清正廉洁。”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站在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曲春郊参加了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这是一个由地下党领导的第二条战线上的进步青年组织。当时很多儿童不能上学,民主青年联盟就组织办识字班,把进步学生团结在党的周围,曲春郊就是识字班的一名教师。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曲春郊在他的化学老师和同学的介绍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194975日正式入党。然而由于当时党组织还没公开,所以他们这一批党员只能在偏僻的地方秘密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激情燃烧的岁月

入党后,曲春郊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19498月,他进入中央团校学习。为了在新解放区开展青年工作,1949年底,团中央派曲春郊等30人到重庆筹建青年团西南工作委员会(全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南工作委员会”),负责川康云贵的青年工作。当时成都还没解放,曲春郊等坐船从汉口沿长江到沙市时,才听到成都解放的消息。到重庆后,曲春郊从给领导当秘书做起,后又供职于中共中央西南局某直属机关。

在重庆,经历了从供给制到包干制再到1953年实行的工资制,曲春郊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干革命还给工资?“我把整个身心交给党了,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国家富强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自然也会好。”

当时流行学俄语,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讲座,但是青年团西南工作委员会没有收音机,于是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就在电台外安装了一个大喇叭。很多人坐在电台外面学俄语,唱苏联歌曲。回忆往事,曲老师兴致高昂,即兴演唱了一小段当时流行的俄语歌曲《祖国进行曲》,声音浑厚且充满激情。“当时,很多同志狠下苦功,通过收音机,借助俄语词典就可以看联共党史的俄文版。”“那个时候就是热情燃烧,峥嵘岁月。”回忆起重庆的这段经历,曲老师感慨地说。

1954年,曲春郊又回到中央团校,从事教学工作。1957年“反右”以后,他接受组织上编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小册子的任务。“文革”期间,他又下放到干校劳动改造。中央团校复校后,除了期间有过短暂的劳动锻炼,他一直在学校工作。

从西南区工作委员会到中央团校再到其他各个工作地点,“我这一生都贡献给共青团事业了。”曲春郊感慨、满足地说。“我相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说这段话时,曲春郊的语气是那么坚定。

 

附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