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迎建党90周年 >> 历史感如何传承
 
传承党史文脉,我们要一直醒着
发表日期:2011-05-27 作者:唐潇潇 编辑: 出处:新闻中心

/唐潇潇

为什么要醒着——没有历史感就没有方向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古今中外哲人们的深刻叩问。毛主席浅白一句“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看似四两拨千斤,实则源自血与火,便为此哲学上的叩问作出经验式的中国化注解,为党确立自身存在和方向指出了一种最适合的探寻方式。

我们同党一道活在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上,一直不断地保持对历史的回溯,以此获得持久前行的动力,找准进步方向和坚定必胜信念。就像一棵树,一边根系向下掘进,一边枝叶向天空伸展。正如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所表达那般:“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通向未来的路不是陡然出现的,往往藏伏在已经走过的路当中。”

历史的传承和普及依托于人本身,党史文脉的传承自然也概莫能外。传承里显得十分重要的“人”之中,又尤以青年为重中之重。因之青年代表着未来,并总是在发展中走向成熟,进而成为各阶级各阶层的有生力量,成为历史解读的真正话语人。我党清楚认识到这一点,从诞生之日起就提出“教育青年、争取青年、赢得青年”的主张,力使他们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成为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而我们共青团正是源于党的这种需要而建立的,也正是源于这种需要而发展到今天的。作为共青团的唯一直属院校,作为培养教育青年的基地,我们在承继着传统和使命的基础上,更是将党的历史感视为是中国青年学子的应有品格,并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的历史感在青年中得到更好传承努力着。

当然,我们本不缺历史教育,人人都略知一二近代史,更遑论高考历练过的青年学子,但诚如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所言,历史感并不仅仅是历史知识和史实再现,而是要有历史的逻辑、历史的思维方式,善于从历史的跨度中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我们的当代青年恰恰缺少这样一种厚重的历史感,缺少将历史整合、思想再造的精神建构的能力,而这种失去将有可能使之一并迷失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因此当有人问道:历史教育已经泛滥,我们为什么还要试图以历史打动和教化年轻人,尤其是那些通常已经被认为对所学革命历史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不感兴趣甚至有排斥倾向的一部分青年人时,我们从不心生质疑“我们的努力是否有价值?”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历史感不同于历史,历史感需要我们在阐释解读中去激活,而党的历史感的传承若不落实到学校教育这种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继承方式上,传承将是无力的。但我们还是需要时刻保持清醒,不停地进行思考:党的革命历史和红色传统的价值和内涵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深刻地打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历史担当和责任。

苏醒自身虔诚的心灵,进行集体记忆的个体化洗礼

但凡教育者,无论是否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和主旋律宣传,都应当有意识用一己之力帮助青年理解中国共产党、培养历史感让他们能够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从历史、学术和现实逻辑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进,在理性认知基础上坚定自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陆昊书记语),此时,我们所参与塑造的青年人的历史感不仅是命运,更是财富,是信念和力量的不竭源泉。

但不容忽略的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物欲横流中也不免成为匆忙一族中的一员,走得太远,似乎忘记当初出发的理由,也走得太快,似乎把灵魂落在了身后。因此,以“布道者”的虔诚精神进行自我洗礼,苏醒我们沉睡的心灵,激发自身的红色热情是我们作出榜样、教育青年的必修基础课。

我们得重塑自己的内心,拨开误解浓雾,重新认识到主流意识形态和革命传统一样有着非凡的魅力,我们党的历史不是那单一苍白的填空、选择题,也不是丧失时间纵深的平面而孤零的点,更不是失去记忆和期望的空间延伸。我们党的历史是有热血、有肉骨、有爱恨的,是徘徊与奋进、低潮与高潮、失败与胜利相交织的;过去的九十年不应当是悠远的历史回声,也不当是寻常的暮鼓晨钟,更不当是被供奉的彩塑,而应该以一种独特的形式炽热地“活着”:活在人们的争论关注中,活在历史的大变迁所应引起的思考中,活在一代代中国人对历史代表人物历史命运的浓厚兴趣里,也应活在我们用它来与现实生活的对照中。

那么如何让党的历史如此美好地一直“活着”?我们所需要做的,所能够做的便是以国家为己任之姿态,以事业为己任之激情,灌注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献身使命的激情、舍我其谁的伟大责任感,通过最充沛的激情表达,以最智慧的结构形式向青年展示我们的热血澎湃,历史的波澜壮阔以及红色的时代内涵。要知道,虽然时代改变,但青年人报效祖国,实现自我的追求并没有改变,只要我们适当改变固有陈旧的表达方式,学会用年轻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就能感染和教育今天的青年一代,祛除他们心中固有的成见,并将凝聚我们民族的强大精神元素、核心的价值观念永远地传承下去。

激醒青年红色的血脉,实现90年历史的现代化传承

陆昊书记在谈及培养青年人的历史感时强调“青年有青年的特点”,其意即指我们应当去感悟当前青年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会运用青年的语言,使用青年喜欢的新方式,借此吸引和感染青年,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具体到参与青年历史感的传承和塑造,我们需要做的是适当改变我们过于宏大的叙事方式,关注大局间的细微,还原“历史的真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经典论断就表明“历史的真实”本身具有无比的丰富多彩性,同时也便具备了不可抗拒的魔力。

我们可以“聚焦大事件中的普通人,尤其是还没有成为领袖的彼时的普通的革命战士,将其当成普通人来聚焦,了解他们的性格,讲述他们所上演的悲喜剧命运”,于是,陌生的抑或无法触及,往日于我们而言只意味着名字或称谓的人物,便以一种鲜活的生命姿态迎面而来,有个性,有血肉,“他们中的有些人,或许我们似曾相识;有一些人,或许我们以前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却都以崭新生动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还可以“展现旧有的历史教科书里所没有的细节,历史的细节,真实的细节,血与火的细节,背叛和犹疑的细节,但更多的是义无反顾英勇献身的细节。”摘引自黄国柱少将文)

一旦我们带领青年学子进行如此种种细致入微地解读、关注历史的细节,将会使年轻的“80后”、“90后”突然发现历史上的人物,遥远的那些人们,其个性、神情跟他们是相通的,有痛苦有挣扎有抉择还有坚持,更重要的是有着对国家民族的深层的爱。于是,值得并可以期待的是,被打动的他们骨子里所潜藏的、与生俱来的红色血脉会随之跃动起来,将可能迸发出无穷的惊人活力,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为“缺钙”的改革社会注入一股新鲜而强大的积极力量

培养清醒的历史感旨在延伸而非保护

我们惯常将历史感的传承指向对历史本身或是历史文化的保护,但残酷的时间告诉我们再怎么保护,文化或历史也会不断消逝,只有历史感的指针摆向未来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及感受才会有增值。我们所追求的历史感隐藏三条坐标:一条是指向记忆的,另一条是指向当下的,还有一条,指向未来,梦想的。最后一条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塑造和传承历史感,并非想使青年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使青年人增加对历史和现实的“对话”的关注,形成历史的延伸感,使他们可以理解党的过去,立足党的现在,坚信党的未来。

我们的青年若是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家园虽非90年前的家园,但是不失熟悉和亲切,我们的家园虽看似一片崭新,却终有回家的味道。我们的青年若是能够知道——这个新的家园并非与过去全然无关,这个家园是新且旧的,这个家园虽变化日新月异,却也永远为他们驻守;无论是90余年前的青年,还是今日之青年,抑或是过往以后的青年,面对着同样的精神气质,同样的历史天空,根脉归一、指向归一。我们的青年若是坚信——固然“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迂曲,”但事实是她“正像向东奔流的长江,虽然中途迂回曲折,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始终未变。她日以继夜,经年累月地向东奔流,在未来的无穷岁月中也将同样的奔腾前进。”(摘引自蒋梦麟先生自传),并且愿将此种坚信变为实践,与党一道为了共同的国家、民族和人民而不屈不挠地前进,那么,我们所追求的青年一代应有的历史感就是得到了真正的实现和延伸,这也就是我们的期盼。(作者为我校法律系教师

附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