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数字中青| 中青新闻网
【字体:
三进中央团校与三次人生飞跃
发表日期:2014-10-28作者:孙云晓编辑:0220030042出处:校报

文/孙云晓

在我的人生当中,中央团校是与我最有缘分也最重要的一所学校。1978年,我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学员进入中央团校第16期培训班学习,1983年我作为首届大专班学员进入中央团校学习,1987年我正式调入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工作。

  回想一下,我三进中央团校均带来事业的飞跃:1978年一进团校成为记者,1983年二进团校成为作家,1987年三进团校成为学者。2008年,我向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捐赠了一批个人著作和主编的书籍,校报报道后许多老师和同学向我致谢。我说,母校对我恩重如山,区区回报何足挂齿。

  1985年6月从中央团校大专班毕业,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这首先是指文学创作方面。在1983年二进中央团校之前,我虽然已经发表了一些作品,但由于根基较浅尚无力作。两年的大专班学习让我充足了电。我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读了约300多册文学、哲学、史学等方面的名著,与同学们的深入交流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毕业的第二年(1986年),我发表了引起文坛关注的报告文学《“邪门大队长”的冤屈》,并被儿童文学界誉为“南有刘保法,北有孙云晓”。同年,我的第一部少年报告文学集《少年巨人》出版,这也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1988年,孙云晓少年报告文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由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和上海《少年文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也是这一年,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我为什么会对文学如此痴迷呢?

  1978年7月,一个仅有初中文凭的年轻人从青岛进入了北京,在中央团校学习4个月后,被安排在中国少年报社担任编辑和记者。30年来,我内心里最强大的动力就是文学和教育的追求。我的文学梦从11岁那个冬天就开始了,尽管那是一个寒流格外疯狂的冬天,我却因为偶尔读到一些文学名著,痴痴地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我的人生感悟是:对于肯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蠢才则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开始摸索文学创作的路子时,我尝试过诗歌、小说、童话,甚至还花了许多精力准备旅游文学的创作,但都失败了。最成功的路往往是最近的路。大约从1980年起,我逐步选定了写少年报告文学的路,因为我最喜欢接触孩子,并且是少年报社的编辑和记者,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30年的历史证明,我的人生道路所以比较成功,得益于我选择了少年报告文学的创作之路。写少年报告文学较多,为我后来创作长篇传记类小说和从事儿童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能够代表我少年报告文学创作成果的书有两部,一是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的《16岁的思索》,二是入选“改革开放30年30部儿童文学金品丛书”的《孙云晓金品》。《16岁的思索》是我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一部作品集,而《孙云晓金品》是我最新的自选集。

  1993年是我人生的转折年,即从文学创作转向了教育研究。事情的起因是,该年7月,我的短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在《黄金时代》杂志发表并被《读者》转载后,引发了全国的强烈反响和教育大讨论。《夏令营中的较量》以短短3000字的篇幅,引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几百家媒体的报道和讨论,并卷起教育改革的风暴,引起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称《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的大讨论成为“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按说,这个时候我在文学上已经有较多成就,但我的心被教育深深地牵动,改变中国的教育成为我最大的梦想。或许可以说,我的教育梦与文学梦一样长。在中央团校大专班毕业时,我写的毕业论文即是《论树立少年儿童榜样的科学性》,发表在中国社科院的《青年研究》卷首。1994年9月,我担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前身即中央团校青少年研究所)少年研究所所长和《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几乎全身心地投入了教育探索。1995年以来,我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系列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尤其是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我关于教育研究方面的主要作品有:《孙云晓教育作品集》(8卷);《忠告天下父母丛书》(5册);《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我的家怎么了》;《好父母、好方法》、《好孩子、好习惯》;《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5册)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我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如:“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应试教育必然导致教育荒废”、“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等等。

  我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央团校客座教授。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30年都是生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经历。我倍感幸运的是,从23岁到53岁的30年(1978年—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其中两年的大专班学习成了真正的加油站。我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受益者,因为我站在时代巨人的肩膀上。

  从个人发展来说,最关键的莫过于选择和坚持。我做文学梦和教育梦均在40余岁左右,至今痴心不改,或许就是我收获较多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追求文学与教育使我一生充满了快乐。

  在大专班学习期间,我们四班一组的12名学员,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1984年—1985年),轮流写下20多万字的笔记,名为《破壁记》。作为四班一组的组长,我受同学们的信任和委托,23年来一直负责保管《破壁记》,深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央团校建校60周年,我在为同学们制作了真迹版和电子版后,又逐一征求每一个同学的意见,决定将珍藏了23年之久的《破壁记》原版献出,以表达对祖国和对母校的诚挚祝贺。我还捐出了自己的中央团校首届大专班毕业证,以及记录整个大专班两年生活的 《同学春秋》。

  母校如母亲是永远不可忘记的,永远永远!(题图为作者捐赠的《同学春秋》和《破壁记》)(作者系中央团校第16期普通班学员、83级大专班学员,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