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教育教学篇>>文章
十年,一直在前行
发表日期:2014-12-08作者:记者陈志强 唐普亮 李彦乐 赖淑妍编辑:0220120019出处:校报

——写在我校研究生教育开办十年之际

从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到今年,我校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10个年头。

10年,可以使一个蹒跚的幼儿成长为康健的少年,可以使一株幼嫩的新芽抽枝为青葱的树苗。10年间,我校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初期摸索、规范前行、追求质量的发展道路,为学校由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研究型院校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义军教授指出,我校研究生教育开办10年来,为学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形成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也许以下一组数据更能诠释“10年迅速发展”的含义:2004年,招收首届研究生25人,2013年,招收第10届研究生270人;2004年,2个专业点,2013年,20个专业点;2004年,校内导师9名,2013年,校内导师125人,校外兼职导师89人。2004年,培养单位2个。2013年,培养单位7个。2013年,拥有6个一级学科授予权……10年,在研究生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制度建设,为研究生教育保驾护航孙子兵法讲求“谋定而后动”,对于我校研究生教育同样适用。如何将“开办时间晚”的后发劣势降到最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研究生教育正规化?从制度建设开始。

经过研究生教育初创建章立制和2011年10月较大规模制修订两个阶段,目前,我校已经构建了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基本规范。

在研究生教育起步之初,首任研究生处处长史柏年教授就带领同事们先后深入考察多所同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借鉴别人的经验,先后制定出台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及管理办法》《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细则》《研究生招生考试保密细则》等制度。

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证一劳永逸,随着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10年前制定的20多项制度有的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2011年,学校对研究生处和学生处就研究生培养和学生事务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重新分工,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处按照研究生培养流程和规律,设置了招生办、培养办、学位办,细化了岗位职责,为规范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同年10月,研究生处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开办以来第二次比较大规模的建章立制工作,召开首届研究生教育论坛,向学校提交了《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制度修订草案绿皮书》。

在现任研究生处长王文的牵头下,在梳理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研究生处修订和完善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新增了《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实施办法》等15项制度,同时废止了《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等3项制度。

至此,我校构建了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框架,使学科建设、培养方案制定、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学生学术资助与学术规范有了制度依据。

完善的制度体系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王文介绍说,就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启用“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暂行办法》两项制度来说,“研究生阶段,反对学术不端、学术抄袭,倡导学术诚信是研究生处一项很重要的管理任务,两项制度从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环节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特别是“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启用,使得研究生论文在开题、中期答辩和终期答辩之外,又增加了一道关口,极大推动了其论文质量的提升。提质量显特色,抓住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早在十几年前,我校的本科生教育就提出了“狠抓质量和特色”,并形成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理念。同样的,研究生教育也离不开质量和特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特色,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也许10年来研究生专业点的增加和学科授予权的提升,也表明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对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可:2003年,取得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两个专业点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经济、经济法学、社会学、新闻学5个专业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2011年,获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闻与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自主设置了数量经济学、外国哲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两个目录外专业。这是我校专业点设置从目录内发展到目录外布点的有益尝试。

研究生处按照学校要求抓好顶层设计,而具体的培养行为却更多地需要各院系去实施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伟认为,该院研究生培养已经具备了不同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增量协调优势。青少系主任吴鲁平也指出,该系研究生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为该系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生处表示,近些年来,我校研究生生源较办学前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也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具体到培养层面,各院系都有相应的“提升质量”的做法。比如,青少系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作文献解读和课堂呈现,呈现结束后由学生讨论和教师指导。同时,为了“逼”着学生增加阅读量,该系采取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在论文考核和平时成绩考核外,增加一项期末考试,3个小时的开卷考试,只有5道题,只有对教师布置阅读的书目作深入阅读,才有可能知道如何作答。

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同样也对质量紧抓不懈。

2013届青少系研究生申洁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记忆深刻。“我本科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所以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上我就想选和纪录片相关的一些选题,这样我会更有能力去做好。”申洁告诉记者,“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遍就过的,我当初想选的是西欧纪录片中的中国印象,因为西欧的纪录片制作发展历史很长,作品时间跨度大,选用价值更高。但是开题之后,老师对此予以了反驳,认为时间跨度大、选材范围广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有可能造成杂乱无章,得不出正确结论。所以在导师王文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最终选了《2000年后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这个主题。”

开题遭遇波折,申洁感受到了毕业论文考核的严格和严谨。但这只是毕业论文考核的第一个环节而已。在中期答辩到来之前,申洁走访了国家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资料馆,通过查阅资料和馆内资料管理员访谈等形式了解相关情况。后来还和新闻系的老师了解相关的纪录片资源,力争做到最好。对于论文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尽管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她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我在论文里面肯定标明了!”因为青少系对学风抓得很严,所以申洁丝毫不敢松懈。事无巨细,只要导师提过的修改意见,还有她自己想到的,都一一作了严谨求证并在论文中作了标注。经过充分准备,申洁最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她的论文还被评为当年优秀。

据了解,青少系现在研究生论文答辩采取导师回避制,并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答辩,力求公正和严谨。

在抓质量的同时,我校研究生教育着力体现出中青院的特色。2010年,时任研究生处处长的陆玉林提出,“中青院的研究生道路,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申硕时,我觉得最难的是如何提炼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及规划专业培养的研究方向,方向的延伸正是特色的突显。通过在本科毕业生中的调研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总结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已有的特色教育意识,结合参考其他重点高校的办学经验,最后,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特色浮出水面:围绕‘青年’这一方向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点,进一步寻求特色,增强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最早落户中青院的硕士专业点之一。在“申硕”过程中很多专家就说过,“像中青院这样一所院校,应该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且应该办好。”王义军指出,“我们与其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同,我们有明显的针对性,我们突出的就是青年特色。”

“青年特色”从学科布点、课程设置、学术研究、论文撰写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王文认为,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本科的专业学科建设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凝练和提升了青年特色。如“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犯罪及少年司法”“青少年社会工作”“传媒与青少年”等,它们或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专业方向,或是一门课程。其次,研究生教育的开办突破了我校现有专业学科设置的局限,设置了本科无法完成的任务,如“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点的设置,都与“青年”和“政治”密切相关,未来研究生教育还将覆盖更多与“青年领导力”等相关的政治学管理学学科专业。再次,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比如,“青年与国际政治”最初只作为青少系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方向,随着一些课程的建设和开设,整合了一批师资,撰写出版了系列丛书,经过若干年的特色培育,研究生论文选题逐步集中在“青年与‘大国形象’”“青年与‘公共外交’”等研究领域。时机成熟,该方向已经建成为一个专业点,并将在2014年单独招生。最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特色的培育也是我校进一步申请博士授予权的生长点。三管齐下,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教育已经渐趋大众化、研究生水平越来越“水”而饱受诟病的今天,中青院应该怎样培养研究生?能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之路?为此,学校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2012年,学校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增设了学科点负责人专项、学生课题专项、学生境内外交流与学术活动专项、教材建设与出版专项、试卷库建设专项以及优秀硕士论文出版专项等。并在院系一级增设学科建设专项。以一个个专项为抓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王文介绍说:“三管齐下的方式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主修文献阅读目录的编订着眼于提升学生学术素养,科研课题的训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海外访学和交流互换实际上是学生对外视野的培养。”

各专业的主修文献阅读目录规定了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阅读的文献资料,包括中文著作、重要中文期刊、外文著作、重要外文期刊和重要互联网资源5个部分。目前,已完成26个专业(方向)的主修文献阅读目录编订。“编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各专业具体的编订内容需要导师们商讨定夺。”“确定研究生主要阅读的文献及阅读量,到中期考核就是以考核这些文献的阅读情况来检验学生的阅读量,以及他们对此的解读能力。”

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生面对繁杂的现有研究成果,分辨能力十分有限,常常在阅读文献时做一些无用功。吴鲁平教授告诉记者,他曾把一些研究文献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文献按照学术水平、课题前沿性等标准作一个分类,很多学生的分类结果表明,他们对此没有正确的认知。

记者了解到,虽然各院系、导师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本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以及高水准的学术著作或文章,但是像这一次这么系统而完整,并且整理成主修文献目录的行为,还是第一次。所以目录一出台,很多研二研三的学生都表示很遗憾,“主修文献目录‘相见恨晚’。”他们在自己“补补课”的同时,也相信目录会给未来几届的研究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学校还一直致力于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外视野的拓展。在最新修订的201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注明“硕士生一般用二分之一时间从事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其他时间进行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及教学实习等”。2012年,首次对研究生课题进行专项资金资助,周期一般为1年,目前第一批课题成果已经进入最后的整理汇总阶段。第二批的推行工作也已展开。

其实对于完成一项高质量、高学术水准的论文来说,1年的时间难免是有些仓促的。那么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研究生中推行课题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呢?“训练学生研究能力,为将来的毕业论文乃至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要求做准备。”王文说。

确实,尽管时间紧张,但获得课题的各个院系对此却一直严把质量关。把研究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导师在此期间会扮演“甩手掌柜”的角色。2011级社会学研究生郑彩侠,是该项目的首批受益者。谈及此事,郑彩侠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她当时有两个题目,一个是关于白血病儿童的,一个是司法和社会工作。虽然对两者都很感兴趣,但是二者之中只有一个能够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个时候出台了‘研究生课题’项目,我当时很高兴,因为这两个自己都感兴趣的课题都能够继续下去了。”郑彩侠最终选择了《司法社会工作在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探析》作为“首推课题”的研究主题。她的导师许莉娅多次找到她,从论文结构、研究思路多个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指导。郑彩侠回忆,“有一次,我论文的一部分没有做好,就发给了老师。那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没有睡好觉,做梦都梦到老师了。后来,还是赶在老师出差回来之前,又重新认真做了一遍,这样才安心。”

青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向记者表示,研究生课题项目很有意义,“一年级的研究生需要掌握一些高级的统计软件,同时还要学习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相关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到的相关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在正式的毕业论文之前,能用这样近乎实战的机会来实践,查漏补缺。”

谈到对外交流,王文特别肯定了某些院系的“1位导师,2个课堂,3所学校”的“123培养模式”,即每名研究生都有一个导师负责(主要是针对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型硕士配备双导师),同时参与校内知识课堂和校外实践课堂的培养,学校提供机会输送部分研究生赴海外或国内其他高校(中青院+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国外一所著名高校)互换学习或访问学习。“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平台和资源。”

对于“3所学校”,我校已经初步完成探索和尝试,和西南政法大学建立起良好的研究生互换交流机制,已有3批研究生互派学习;和铜仁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提供了良好机会。国外高校的拓展方面,已与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的部分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3年暑期,首批研究生已经赴美访学。

“教育是良心事业,教育政策走了弯路,毁掉的就是一届学生,这样的代价太大,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要坚决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这也是我们下大力气狠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衷所在。”王文说。

王义军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拓展研究生教育的新领域,加强在对外合作和联合培养方面的工作。“未来,我们将继续把研究生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这不仅仅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为国家发展培育人才的客观需要。”

在记者采访期间,2014年研究生考试现场确认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看着来来往往的马上要参加2014年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们,中青院有足够的实力对他们说一声“欢迎报考”。10年耕耘,砥砺前行。中青院研究生教育已经做好了迎接下一个10年的准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