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 任沁沁) 近来,一场关于“当代大学生责任自觉和社会参与”的讨论正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进行。这场讨论源自该校学生的一篇学术论文。
这篇题为《都市拾荒者的生存状况调研——以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例》的学术调研作品,刚刚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作者是中青院社工系大三学生黄益彪、郑泽豪。
2010年暑假,黄益彪、郑泽豪在家乡水口寺社区展开一个月田野调查,与当地拾荒者同吃同住同拾荒,运用“社区情境”“理性选择”等理论,对拾荒者的群体构成、经济状况、社会交往、职业认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拾荒者拾遍世上酸甜苦辣,求学人求尽人间礼智信仁”,他们的调研,被评委认为是当代大学生“践学为民”的范本。
“我希望将拾荒者的真实声音和经验表达从社会和学术关注的边缘带到中心。”黄益彪说,当你真正走进底层人民生活的世界,聆听他们心底的呐喊,触摸他们敏感的心弦,你会知道深入生活的实践与脚踏实地的研究,比坐在电脑前、宅在校园里上网、看帖更能真切地了解国情,更能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
“若研究者忽视了社会行动者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就失去了对行动者的真正了解。”这篇论文的指导老师赵莉说,这项关于都市拾荒者生活现状的调查,运用专业方法来关注社会问题,体察民情、民意,体现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精神。
“和拾荒者生活一个月,其中困难可想而知。”2009级青少系学生杨亮亮由此感慨,脚踩着大地因为我们对生长的这片土壤有深深的眷恋,年青一代可以担当起社会责任。
为了表彰这种以所思所行体察民情、推动解决社会问题的学术精神,学校为这两位学生颁发了“校长特别奖”。
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当代年轻人,对于社会问题有着不同于父辈的感受力,他们根据社会需要调整着自身的价值选择,也因此容易迷茫困惑甚至浮躁、急功近利。
为了树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在面对多元选择时保持清醒认知、保持正确价值取向,中青院在育人中一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该校已举办13届“智慧星火——中青学子学术支持计划”,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研究、思考、解决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塑造学生的学术品格。迄今,该计划形成的43件(次)优秀作品在首都和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奖,包括全国一等奖1件。近年来,这些课题中实证研究比例日益增多,学生越来越多地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现实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中青学子学术调研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调研题材从环保到民生无所不及。不仅如此,学生参加校园、社会志愿服务早已蔚然成风,从义务指路到王府井垃圾回收到边远山区支教,中青学子在或大或小的实践中思考着如何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四年,我们经历着国家发展变化的每个精彩瞬间,我们在敬老院、太阳村参与公益,在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亚运会中志愿服务……”经济系大四学生、校国旗班班长崔硼说,青年发展始终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中文系学生高语阳说,中国幅员辽阔、社会现状较为复杂,青年学子在看问题时更需要兼容并包的姿态和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眼光,由此去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走进基层、了解社会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用脚步丈量社会,用头脑思考,用行动改变社会。”中青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曲鹏这样总结中青学子的社会参与精神。
四年前毕业于中青院新闻与传播系,从一名乡镇大学生村官成长为江西省委办公厅公务员的潘文卓分享了自己从“愤怒的青年”到“奋斗的青年”的蜕变。
“中国需要有抬头看天的人,更需要埋头走步的人。”他说,大学四年的学术思考和社会实践,让他在基层面对诸多现实问题时,有了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和理性认知。
“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学术品质是什么?关注现实、走向社会、关爱民生、融入人民。唯此,青年才能理性成长,在塑造自我的过程中真正与社会接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指出,青年学子当以全面、客观、理性视角观察问题,以社会责任、发展眼光参与解决问题,将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汇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中,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潮里。
(来源:2011年12月2日新华网,同时被人民网、京报网、重庆晨报网、环球网、网易新闻频道、网易教育频道、搜狐新闻频道、华龙网、东莞时间网、中国江苏网、东南网、陕西新闻网等网站转载)